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此书以一名苏格兰水手航海遇险,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并且独自居留四年才被救回这一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大致讲一位勇于冒险的小资产阶级,在去非洲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海上,瓶着坚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与世隔绝生活了28年,才被路过的船只救起的故事。
这本书我小学就看过,不过是漫画。后来初中的时候才完完整整的看完了原著。可能当时关注较多的是剧情,而且本人对书中的主人公有好感,再加上老师的分析,所以鲁滨孙在我心中是一位十足的冒险家,他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心中总有一种到浩瀚的大海去闯荡的冲动,便不顾父母的反对,利用机会,只身登上一艘商船,开始了他不幸的海上旅行:两次出海,船只都因为恶劣的海上风暴而几乎船毁人亡,但他都辛免于难。第三次出海他乘坐的船只,虽没遇到风暴,却遇到摩尔海盗的攻击,并一度沦为摩尔人的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种植园。本来可以在这里有一番作为,但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与别人合伙,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现在在西方,“鲁滨孙”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我的理解)另一方面,鲁滨孙是一位富有开拓精神的勇士:他第四次出海,没想到船只遇难,同伴溺亡,只有他一人幸存,流落到一个荒岛上,这时的荒岛可以说是荒无人烟,一穷二白,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鲁滨孙没有被困难吓到,凭着对上帝的信仰,他坚信是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就一定能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打猎,种谷子。。。。。在荒无人烟的荒岛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不过今日读来,想到历史书中残暴无良的西方殖民历史。我对鲁滨孙的种种行为有了新的看法。十八世纪的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工商业迅速发展,继残酷的“羊吃人”运动后,又进行了疯狂的海外掠夺和殖民统治。虽说这是这是难以遏制的历史潮流,并且在这个潮流中资产阶级充分的展示了艰苦卓绝,奋发向上的创业精神,但这终究是文学史上理想化的资产阶级形象。所以,从另一方面说,鲁滨孙是一位贪得无厌的私有者:在金钱的诱惑下,鲁滨孙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稳定的生活,不顾父母的反对,先后四次出海。前两次差点船毁人亡。本该好好反思,吸取教训,听从父母之言,回国内好好干一番事业的他却又踏上路途。。。。第四次出海,船只遇难,流落荒岛时,鲁滨孙用代表资产阶级文明的火枪和基督教征服土著和印第安-----为了占领更多的土地。
如果鲁滨孙征服的不是非洲荒岛而是中国领土,就像日本于中国。试问我们还会将之奉为英雄吗?所以,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看待,一分为二,不然到头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