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马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大讲堂(第十一讲) ——《公共史学视野中的烈士纪念与革命烈士精神传承》专题讲座
时间:2020-12-02 13:32:32   阅读:          

12月1日,由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思政大讲堂第十一讲于三号实验楼-401(模拟法庭)举行。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到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教授周东华做题为《公共史学视野中的烈士纪念与革命烈士精神传承》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羚老师主持,东方学院师生等约300人共同参与。

本次讲座中,周东华教授主要讲述了习近平论英烈精神,公共史学与记忆之场,抗战英烈纪念以及纪念英烈的地方经验。他提到,习近平主席倡导的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近代史就是烈士的生命史,烈士用英烈精神塑造了民族气节,英雄就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英烈精神可以塑造民族气节。周东华教授运用生动的自身案例为听众阐明了什么是公共史学以及“记忆之场”理论。他告诉在场听众,公共史学可以将历史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而“记忆之场”则更加有利于记忆的存储。

周东华教授借用习主席的话:“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通过一些真实案例的分享告诉听众,英烈精神是真实存在过的,并且是中国度过艰难抗战的精神后盾以及情感寄托。他在分享纪念英烈的地方经验时,在分享他自身经历的基础上,清晰地告诉我们国家以及社会对于英烈的尊重与推崇。同时,他强调:美国成为世界领袖,必须面对中国的崛起,因此中国要学会处理和美国之间的关系,而与此同时,随着中日关系回暖,我们应该对抗战有全新的认识。

周东华教授本次的讲座既有学术的严谨感,又有自身经验分享的真实感,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阐述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该传承英烈精神,并将其融入生活中。他告诉听众,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应该勿忘英雄先锋、勿忘中国英烈,铭记历史、守住气节,弘扬英雄精神,弘扬出一种真正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撰稿:汪璐瑶 郑宇彤  摄影:陈煦晴 严诗雨 初审:马羚  终审:叶颖蕊)


周东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浙江省“之江社科青年”历史组召集人、省151人才、杭州市131重点培养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对近代以来浙江的中外关系史、抗日战争史和妇女运动史,有一定的研究,承担国家级项目多项,发表权威期刊论文二十余篇。现正在推动公共史学的研究和实践,使学院派的专业研究为公众服务,推动专业而有趣的公共历史教育。



版权所有©2008-2019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法政学院 浙ICP备0606060606号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

地址:浙江省海宁市连杭开发区高新区仰山路2号 邮编:314408 电话:0573-87571213

您是第 位访问者